细说《中国书法大会》上展现的米芾《蜀素帖》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王世国发布时间:2023-08-24 09:32:26

王世国/文

《中国书法大会》第四集播出,在本集节目中隆重推出了三件书法经典,被称为“中华第一美帖》即米芾的行书手卷《蜀素帖》。

北宋时,与苏轼同科进士林希(子中)的家中收藏了一卷出产在四川盆地中部即“东川”的一种织有乌丝栏的素绢,它织就于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质地精良,十分难得。

24年后,即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三月的一天,他将它装裱成手卷,极其宝爱,并且在手卷的卷尾写了几句话,前面留下大片空白,想着今后请哪位书法名家来题写。(见下图)

林希(字子中)写在卷尾的跋

又过8年,即熙宁八年(1076年)林希的邀请苏轼的同科进士胡宗愈(完夫)与友人徐道渊,受同赴东园,欣赏这卷蜀素。胡宗愈与徐道渊欣然前往,胡宗愈在观看了数遍那卷蜀素后,就在林希的跋前题写了数行字。只是他将“东园”误写成“邵氏东园”,发现后即将“邵”字点去了。(见下图)

因为这卷蜀素的罗纹较粗,滞涩难写。所以,此后这卷蜀素再也没有哪位书法家敢于染指了。

胡完夫的题字,其中的“邵”字为误,故被他点去

再过了12年,即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中书舍人、苏州知府林希,邀请著名书法米芾同游太湖岸左的苕溪,说及此事时,一时高兴,便拿出那卷收藏了40多年的蜀素来给米芾欣赏。米芾见到如此美轮美奂的蜀素,书兴大发,哪里肯放过,而且林希也正中下怀。于是,他马上差人置酒布菜,与米芾痛饮三杯后,亲自扯着蜀素的边角,看着水芾挥毫作书。

 

米芾当即用行书在上面挥笔写下自己的八首诗,总共有71行,658个字,卷长29.7厘米,宽284.3厘米。这就是著名的《蜀素帖》。

米芾书此帖时 38 岁,正是意气风发之年。当年他乘兴而作,既洒脱快意、遒劲凝练,又英俊剽悍、八面生姿,充分体现了米芾书法艺术的特色,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作品。黄庭坚看了此帖后评价道:“其势如刃剑出鞘,锐不可当;又亦如娇羞女子,婀娜多姿。”

《蜀素帖》局部

面对难得一见、如此精美又祖传三代的蜀素,因为它很厚且粗糙,不太容易写字,必须全力赴之,非常认真,一笔都不能松懈,一松就飘,一飘墨就上不去了,所以米芾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竭尽全力的去写,使出浑身解数,一字一画都笔笔精到,无一处败笔。难怪董其昌看了以后说:“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年合作。”清代高士奇更题诗盛赞:“蜀缣织素乌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酥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蜀素帖》字例

米芾有“行书学博士”的头衔,他书艺成就最高的书体当然是行书,而《蜀素站》正是他行书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