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新有“破体”,你是否懂得用?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杨老师发布时间:2022-09-15 17:51:07

王世国/文

事物皆有其体,互相区别,绝不混淆。然而在同一类事物内部,则是往往会发生“破体”的现象,甚至引发基因突变,改变了该事物原有的形体面貌,从而推动事物的演变和发展。

西汉末尹湾简《神乌傅》,将隶书与草书“融合一体”,成功创造了章草

 

 

 书法也是如此,在数千年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篆、隶、草、楷、行五种基本字体,它们既具象又抽象,明显区别于其它艺术种类。汉魏之际,在楷书形成后,汉字仿佛再也没有产生新字体,然而其内部的演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的原形时常被书家打破,将它们彼此融合,产生新体式、新风格,甚至新书体。可见,“破体”就是推动书法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是书法创新的重要法宝之一。

那么,什么叫“破体”呢?我认为,“破体”是书法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在创作中突破某种书体的原有形体规则,大胆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书体的笔法,体势,并且融合化一,从而创造出一种新书体或新风格。书法史上,运用“破体”这一创新法宝的成功典型就是东晋王献之。

王羲之《姨母帖》

 

王羲之早年的书法并没有完全摆脱章草的笔法体势,无论行书(如《姨母帖》)还是草书(如《长风帖》),大多是字字独立,一字之中行笔多次停顿,另外起笔转折换锋。

王献之大胆劝说父亲改变这种带有章草痕迹的书体,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他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

王羲之听了却笑而不答。献之进而又说:“且法既不定,事贵通变,然古法亦局而执。”虽然在父亲面前碰了钉子,但他还是决心变通书体。

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将张芝连绵不断的草书笔势与流美简易的行书形体融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张怀瓘)的新书体——行草,大获成功。例如,他的《中秋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米芾),直接开启了唐代狂草的先河。他在父辈权威面前,敢于突破古法陈规,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推动了书体的发展。正如沈鹏先生指出的:王献之以“破体书”为能,“在我看来,‘破体’的意义更在于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形式的创新精神。”

王献之行草《鸭头丸》

“破体”即破除书体的古法陈规,大胆将不同字体的元素融合化一。这种创新方法并不是始于东晋,而是几乎伴随着整个书法发展的历史。当一种书体已不适合时代需要,逐渐成为书法发展桎梏的时候,它必然会被打破。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将一种或多种字体的某些元素,与当时民间的书写形态、笔法、习惯,以及自己的艺术个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书体和新风格。例如,李斯的小篆、程邈的隶书、杜操的章草、钟繇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王献之的行草、张旭和怀素的狂草等,这些新书体的产生都是如此。

唐代怀素的狂草与王献之的行草一脉相承

书史上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家,无不都是敢于突破旧规,在书体的融合中创造新法的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唐人戴叔伦称赞怀素的狂草是“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而在当代书坛上,例如张海等人,也是运用“破体”的法宝,将楷书、行书、草书的笔法与隶书的体式相互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朋友,你会运用 “破体” 这个书法创新的“法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