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王世国发布时间:2021-07-27 10:04:01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孙伯翔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英雄莫论出处,豪杰穷而后工。刘邦原本是沛县小吏,也可以夺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朱元璋更是乞丐出身,亦能成就大业,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在当代书坛上,津门书法家孙伯翔先生早年曾经是一名普通职工,但是他酷爱书法,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书法大家。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孙伯翔为中央党校和中央行政学院题写牌匾

记得在喜迎70周年国庆之际,中共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大门的立柱上,悬挂起两块巨大招牌。这两幅招牌没有采用通常的美术字体,而是方刚雄强的北碑书法,写得还是繁体字,显得苍劲有力,气势夺人。众所周知,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是培养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能为之书写招牌之人一定是非凡之人。此人是谁?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孙伯翔。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如今已87岁高龄的孙伯翔,是一生以书法为业的一介布衣,却被誉为是当代北碑书法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而且以擅书对联这样的榜书大字著称,曾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他的书法水平到底怎样?凭什么可以获得中国书法的最高大奖?我们从他的一幅具体作品加以分析。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万象皆点线,无处不方圆。”发表在《中国书法》杂志上的这幅作品,写于2013年,那年他他79岁,可以说是他数十年学习书法的感悟。书法的万千变化和无穷的形象,都是起源于点与线。书家创作时展纸挥毫,“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孙过庭《书谱》)而孙伯翔毕生孜孜以求的北魏书法,甚至无论是碑与还是帖,其关键要害就在于笔法的方与圆。他最终发现,书法用笔的方与圆不可割裂,要相辅相成,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北魏时期的《始平公造像》

除了临习《张猛龙碑》以外,孙伯翔对北碑中的《始平公造像》用功最深,自称临写此碑用去的纸张,可以装满一辆军用卡车。如此用功,恐怕在书法史上也无几人。由此可见,他对碑学的执着几乎达到了偏执的程度。这倒不禁使我们想起启功先生的名言:“平生师笔不师刀。”此二老,一位执着于碑,一位执着于帖,分别成为碑、帖两派书家的典范。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孙伯翔五言对联

然而,在这上面这副五言对联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始平公造像》方刚雄强、刀锋毕露的审美风格,也没有他的老师王学仲要求“写成钢打的、铁铸的”那种面貌,而是一种悠然散漫、灵动自然的诗意书写。方与圆、轻与重、粗与细、疏与密、大与小、开与合,甚至楷与行,如此等等,这些相互对立的艺术元素,都在这里随机生发,寻求着和谐统一。作品显示出步入晚年的孙伯翔,已不再追求过度的夸张变形、极端的扭曲造作,而是变得平淡质朴,随心所欲。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张大千的书法老师李瑞清的书法

清代中期以后,经过阮元、包世臣的鼓吹,以及邓石如、钱沣、伊秉授、钱坫、黄易、钱泳等人的书法实践,碑学大兴,晚清康有为等更是尊碑抑帖,流风所至清末至民国初年,李瑞清、曾熙、沈增植,乃至当代胡小石等书家更是描摹刀刻锥凿的痕迹,甚至用颤抖来模仿碑石剥蚀的线条,以求得所谓的金石气。舍笔师刀的碑派书法,最终因矫揉造作、匠气刻板而走向了穷途末路。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从这幅作品的边款可见,孙伯翔对书法创作极其认真,从不马虎应酬

孙伯翔也是碑派书家,但他并不排斥帖学,特别强调书法要“自然地书写”这一根本要义。而且,他对书法创作极其认真,从不马虎应酬,通常写一幅大字对联都是写了三五遍才成功。我们下面他写的这幅对联看:

上联“万”字并非写成人们常见的繁体字,但它不是当代的简化字,而是在汉印砖铭中就有的民间俗书。这种写法不仅北魏碑文中常见,而且《集王羲之圣教序》中也是这样写的。孙伯翔也是随手书写“万”字,墨气淋漓、线条厚重圆浑;“点”字的四点连带呼应,“线”字的“”旁笔势连绵,一笔写成;下联的书写更加流利,“無”字行笔中游丝牵连,上下气贯;“处”字开笔和最后数笔,将碑书的断绝变为行草的笔画的连带;“不”“方”二字一气呵成,“圆”字更是将“囗”的方折变成了快速的圆转。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不过他毕竟是碑书大家,“书写性”只是他对北碑楷书的一种改造,以及冲淡碑书僵硬做作之气的一种手段。他最终还是要在毛笔转折腾挪的书写中,将碑意刀味体现出来,并且尽量显得毫不经意。例如:对联中的“象”“线”字最后的撇捺,宽厚刚健;“皆”字的弯钩内圆外方;“点”字起笔雄奇角出;“圆”字造型则是圆中见方。不仅如此,几乎每一个字的横折笔画,他都能将方折圭角表现得曲尽其妙,各个不同。例如,“万”字折笔朴茂、“点”字折笔清爽、“不”字折笔凝重、“方”字折笔圆融、“圆”字折笔清丽。

北魏时的许多书法家(或刻工)在书碑或制碑时,在结字上通常都会采用变态夸张、对比强烈的表现手法例如《龙门二十四品》全然不同于帖派书法的工整雅致。孙伯翔继承了北碑传统书法的这一拿手好戏:对联中“万”上宽下窄,横画长挺浓厚;“象”上合下开,撇画宕逸清俊;“皆”字上大下小,笔画粗中有细;“处”字上窄下宽,行笔楷中有行。如果将上下对联合起来看:上联“万”以简笔浓重开端,下联以“圆”字繁笔轻松作结;而且上联与下联中左右相对的字,也注意变化和对比。

孙伯翔是书法大家,还不是书法大师

 

当然,作品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上联“万”与下联“无”字,并列时可见在笔画上有简繁疏密的对比,可惜两字字形总体偏小,导致对联整体上轻下重,有失平衡。还有的字如“无”“处”“圆”等,其中有的笔画在书写时侧锋轻掠,导致线条浅薄,缺乏风骨、厚重,没有质感。这正如他说的写碑书“但欲得方,必得厚方能称雄,形态易得,质感难求。”

此外,孙伯翔与大多碑派书家一样,最终会向往将刻板的碑书草化,以减少造作,强化书写性。为此,他在碑楷中夹杂行草笔法(如“处”“圆”),可惜并不成功,显得简单突兀,生搬硬凑。由此看来,他虽用功极深,但终因学养不足,还是难以达到像何绍基、赵之谦、沈曾植、于右任等碑书大家的书史高度,还不是书法大师。

你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