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写字时,他却有意捣乱破坏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王世国发布时间:2021-06-10 17:36:34

 

别人写字时,他却有意捣乱破坏

春秋末期的“侯马盟书”,可以反映出当时书法的样貌

【书法非常道】

春秋末期,鲁国国君派遣宓(mì)子贱去治理单父(今山东单县)。子贱很担心国君对他不够信任,会听信他人谗言,使自己不能放手工作。于是,他请求国君派两个身边的亲信与自己一同前往单父。

子贱到了单父后,当地官员都来参见他。他就让跟他一起来的那两个国君的亲信,在一旁书写记录参见官员的基本情况。但是在俩人书写时,子贱却在旁边不断拉扯他俩执笔的胳膊肘,致使俩人字写得歪歪扭扭,很丑。

最后他把俩人书写记录得一团糟的名册、简况,举起来给众人看,并且大加嘲讽。在场的人都对宓子贱的行为很不理解,纷纷嘲笑他,那两位随行官员更是非常气愤,回去后就向国君告状。

哪知鲁国国君听了后叹息道:“这是他在劝谏啊。”于是,他派人到单父传令于子贱:“今后单父不是属于我而是属于你,凡是有利于单父的事情都由你做主。只要你每五年报告一次情况就行了。”子贱很敬佩国君的开明,从此自己的主张便在单父完全得到实施。

别人写字时,他却有意捣乱破坏

寿县瓦埠镇的宓子贱塑像

【八公山人语】

春秋末期,用毛笔书写的简牍和帛书开始流行,不过那时人们书写的文字还是大篆。这种书体是周宣王时期的太史籀,在周武王时的史佚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而成的。太史籀著成《大篆十五篇》,从此成为篆书的鼻祖,所以后来人们将大篆也称之为籀文。据说《石鼓文》就是史籀所书,它是大篆书体的代表作品。

在别人写字的时候,而宓子贱却在一旁捣乱破坏,这完全是他自编自导的一场闹剧。他是想让国君意识到奸诈的谗言对于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而“掣肘”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

宓子贱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比孔子小30岁,有才智,仁爱,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后来,他果然不凡,在单父任上竟能“鸣琴而治”。唐代高适《登子贱琴堂赋诗》称赞道:“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别人写字时,他却有意捣乱破坏

著名书法家王家琰题匾:“瓦埠老街“

后来,宓子贱受鲁国国君派遣使吴,途经寿春郡的瓦埠(在今天我的老家安徽省寿县瓦埠镇)时,不幸病故,客死异乡。当地众学子义捐银两,将宓子贱厚葬于离瓦埠街道5里之遥的铁佛岗上,“坟高丈余,占地三亩”,并取名“子贱坟”。以前有块石碑,上边刻有“子贱为鲁使吴,死于道, 因葬焉”。如今,不仅瓦埠镇铁佛岗上宓子贱墓依然高耸,镇上还建有宓子祠,供人们瞻仰。所以,瓦埠镇又有“君子镇”“君子里”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