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王世国发布时间:2020-12-10 18:39:02

 

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作者在《新快报》“收藏周刊”创刊十周年庆典暨“岭南文艺新起点论坛上发言

 

在微信上,忽见《新快报》“收藏周刊”李世云主编发来邀请,邀我出席“收藏周刊”创刊十周年庆典论坛活动。这让我顿生感慨:惊回首,倏忽已过十年!十年过去,我已是已经年过花甲,黑发变斑白;十年过去,“收藏周刊”编辑部那几位青年才俊,如今也都人到中年啊!

就在这过去的十年,3600多个霜晨夜雨,400多期“收藏周刊”,专访了1000多位全国知名艺术家,在艺苑文坛发出自己的声音;400多个精心策划的专题,内容涉及书画、雕塑、珍玩、工艺美术、考古文物等广阔领域,文章精彩而细致。而这全凭那几位特别能战斗的编辑记者,硬生生地打造出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一个闪亮品牌——“收藏周刊”,蜚声全国。

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高峰论坛现场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可不巧的是,华夏民族却是一个俯视大地,看重实用的民族。尽管如此,从古至今,仍然有一些人不是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是满腔热情地投入那些并不实用、也难有快速回报的文艺事业,《新快报》以及“收藏周刊”真有这样一群人。

2013年,“收藏周刊”策划了“岭南画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轰动岭南艺坛,参与网络投票的人数总计多达百万,影响全国。而我受邀为本次活动的评委之一,从此与“收藏周刊”结缘。这些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法艺术也受到热烈追捧。然而,对于许多初涉书法,对书法深怀圣洁、敬虔之心的人来说,看到的却是当代书坛上一些云谲波诡的乱象,让大家目瞪口呆。不仅是书法爱好者,甚至是书法家也感到越来越看不懂书法,不知当代书法究竟要走向何方?

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王世国行书

“收藏周刊”以它特有的职业敏感,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书法文化现象,必须为读者答疑解惑,正确辨别书法的美与丑,提高书法鉴赏能力。为此,2013年10月《收藏周刊》对我作了专题采访,并于次年发表了我的长文《重新发现民国书法》,文中提出当代书家要具有民国书法家那种文人性情傲骨,抵制书坛上的媚俗之风。

为涤浊扬清,《收藏周刊》特别约请我,开设了书法评论专栏,并且定名为 “书法辣评”,每周一篇文章,批评当今书坛的各种弊病、乱象,评论人们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困惑问题。该专栏的写作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广大读者对此反响热烈,拍手称快。从那时至今,我还在“收藏周刊”开设了“书法非常道” “书道新语” 等专栏,发表了近百篇书法评论文章。

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撰写专栏文章,竟然成了我得以成长进步的有力鞭策。它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必须持续学习,以免江郎才尽;它逼迫我不停地写作,不至于掉进懒惰的陷阱;它让我深入思考艺术问题,不会虚浮而满足于一知半解;它更使我感受到一种责任和使命,需要锲而不舍,决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我呼吁:书法评论家要为报纸撰稿。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的确,有些专家学者不愿意为报纸撰稿,甚至轻视报纸文章。其实,他们可能不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集腋成裘的道理。看看那些民国大师级的人物鲁迅、胡适、梁实秋、钱玄同等,正是因为为当时的报纸撰稿而影响巨大,不仅成就了个人,而且还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王世国被聘为“收藏周刊”学术委员

所以,我要感谢“收藏周刊”的鞭策,而且十分珍视这缘份以及写下的那些文章。我已经将那些文章收入《当代书法评鉴》一书中,作为纪念,也是为“收藏周刊”创刊十周年献上一份薄礼。

(本文作者:王世国)

要知道,媒体将会为书法插上翅膀

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