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虽无益,但可悦此生
中华文化有着讲究实用的传统,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即凡是虚妄之事,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就别去说它。所以,如此强调实用,使得我国未能出现像古希腊那样的务虚并不实用的哲学和科学。
但是,人们整天追名逐利,那些看来很有用的东西却往往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劳心费力;而书法等艺术之作看似无用的东西,却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愉悦身心,甚至延年益寿。这“无用”反倒有大用了。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在《项墨林墓志铭卷》中开篇就说:“陶隐居论书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此生?’世无达人,鲜知其解,其在槜李项子京乎?“
陶隐居就是南朝齐梁时代的陶弘景,他归隐山林,常以书法自娱。梁武帝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也坚辞不受。他与梁武帝经常以书信讨论书法。董其昌认为,世间缺少通达聪明之人,所以很少有人能理解陶隐居(即陶弘景)那句话的意思;而项子京的所做所为,就是最符合那句话意思的。
项子京是明代大收藏家,可以与米芾、李公麟比肩。从董其昌写的这篇墓志铭中可知,项子京一生不好 ”富贵利达“,只是倾尽钱财收藏法书、名画、古玩,同时他自己也爱好书法(见下图扇面)。这些在世俗看来都是“无益”之事。而且,他”自远权势”,就是郡守来了也不见;他所交游的都是当时的书画界的“风韵名流”。因此,董其昌称他为“大雅“。
董其昌年轻时曾是项子京的家庭教师,所以与项家父子交情深厚。崇祯八年(1635),也就是在项子京(元汴)去世46年后,应其次子项德成请求,他写下了这篇墓志铭,时年已是81岁高龄。这幅长卷书法苍劲有骨,纯熟圆融,集终生所学而显自我本色。
今天,再阅此卷,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