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到底要怎样写才好? 依我看,就是要有非同寻常的变态。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王世国发布时间:2020-06-02 21:19:58


东汉时期,草书大行其道、大受欢迎;魏晋楷、行也紧跟其后,开始风行天下。自此,隶书也步篆书之后尘,走入穷途末路。中国书法的书体突然从此稳定下来,一千多年再也没有出现过超越篆、隶、行、草范畴的新书体,而楷、行、草书则被人们经常使用。

中国书法奇妙无比,众多的书体各自都有其特别的风神和韵味,其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唐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中指出:“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此论以极为简炼的语言,概括了各种书体的不同讲究,即书家应该追求的审美理想,较为确当。

这就是说:篆书崇尚婉转圆通,隶书讲究精致茂密,草书贵在流动畅达,章草追求法式简便。

然而,奇怪的是,孙过庭在《书谱》中曾大段地讨论“真书”(即楷书)与草书,也曾指出:“加以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幅,真乃居先。”而在谈及各体的审美标准时却没有言及真、行。为何?大概因为他觉得关于真、行已经谈过了,故不再论述。

生活在高宗和武周时期的孙过庭,那时行书早已风行天下,而且唐太宗《温泉铭》就第一个以行书入碑的名作,且他珍视的《兰亭序》即为行书。可是,孙过庭《书谱》中对当时流行的书体真(楷)和草书,谈论很多,而对行书则很少讨论。

不过,我们仍能从他主张的 “趋变适时,行书为要“ 这句话中,探得消息。变易思想是贯穿于《书谱》的基本思想,行书是从真书(楷书)中变化而来的,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规整,结字和笔法有多端变化,“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如此《书谱》中还有:“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等等。总之,无论是点画还是篇章,无论是运笔还是用墨,都要追求变化之妙。

所以,行书就是要“趋变”,追求“变态”,通过多端变化获得生动的神采;否则,写得再工整文雅,那也不过是四平八稳的 “馆阁体”。
(本文作者:王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