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我的书法启蒙老师王家琰(二)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王世国发布时间:2019-09-19 20:44:41

王世国:我的书法启蒙老师王家琰(二)

   (接上一篇)成名以后的王家琰并未被名气所累,止步不前。他在书画上向老一辈艺术家如 葛介屏、萧龙士等虚心求教,不断进取。我们看到,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王家琰的书法面目不断变化。
记得有一次在他家中,我们叔侄二人小酌几杯后,他站起来走到书案前说:“我给你写一幅字”。说罢,只见他挥毫走笔,边写边读,一气呵成。这幅行草写的是李白的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作品潇洒流畅,行笔顿挫生姿,用墨苍润兼施,已看不出是学王还是学米,是临董还是习赵,既有颜真卿的雄浑端严,又有董其昌飘逸灵动 ,总之面目大不同于以往。他对我说“书法家不要过早地形成自己的风格,要不断探索,光景常新。”他还指着那幅作品对我特别强调,“用墨要苍润兼施。”这是至理名言啊,使我大受启发。


1989年,王家琰隶书七言联:“静坐竹林观自在,闲游兰若悟文殊。”


    对于已成大名的王家琰来说,本来完全可以延续已有的端严遒媚、秀润多姿的书法风格。因为,这种风格特征已经助他成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和书法界的肯定。可是, 他不从流俗,特别是在调入省博物馆,得见历代名家真迹,并与书坛名公交游以后,眼界大开,见识大增,这将他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推向了更高境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二十年,他的书法毅然舍弃了妍媚漂亮的外貌,向着老辣苍雄的风格特征一路变去。可是,世人和书坛还是沉醉于他先前秀逸风格的欢喜中,而对他书法新风格的探索和转变一时难以接受,有人加以否定,甚至受到排挤。我想,这一时期的王家琰心中一定是苦恼的。可见,创新、求变的书法之路并非坦途,艺术探索的道路原本就充满艰辛。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一定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他的创作不是为了讨人欢心,而是自己个性和性情的表达。

2002年,王家琰行草五言联:“云鹤有奇翼,海鸥无世情。”


    我看到,这一时期,慕名向王家琰求书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不过应请索时,每一件作品他都是认真书写,绝不马虎应酬。他是把每一次应请索都当作艺术创作。我还注意到,若非命题,他经常是书写同一内容和同一形制的作品。我曾问他为何如此?他说:“这样反复书写同一内容、同一形制的作品,才能在笔法墨法、结字造型和章法上不断领悟和完善,用笔用墨才能达到精熟,创作体会更深,收获更大。”由此可见他用心良苦,也使我顿悟个中奥妙。他常说:“作为书画艺术家,不能图热闹,更不能到处出风头,到处吹嘘。真正的艺术家是要靠作品来说话的,没有好作品,你吹得再大、叫得再响、擦得再亮,一切都归于零。”他知行合一,不断努力,书艺风格渐趋成熟。
    本世纪初,王家琰终于书法大成,已达老辣苍雄、端严正大的艺术境界。对此,中书协理事、安徽省原书协主席张学群先生已有定评。他在《我眼中的家琰老师》一文中有精彩妙评:“王家琰的书法风格融形、神、意、趣、文、质、洒于一体,崇尚的是大道,体现的是大美,彰显的是大境。所谓的大道,就是直接本原、遵从规律、凸现理念,大道致简,大道更致远;所谓的大美,就是真实自然地书写、随情适性地表现,大美致朴,大美更致深;所谓的大境,就是反衬本心、彰显境象,表现出精神和气节,大境致纯,大境更致高。”

     2002年,王家琰行草《陈毅青松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王家琰年轻时成名,但没有为名气所累,忘乎所以,而是坚持理想,不惧非议,奋力前行,大胆求索, 终成当代行草书法大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也得到了当代书坛的高度评价。
(本文载入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未完待续。)


(2006年,王家琰草书扇面:“客路青山外,行舟行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路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