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非常道】 陶弘景道破天机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9-06-21 20:12:41

【书法非常道】 陶弘景道破天机

    南朝时期,陶弘景从小聪明异常,四五岁的时候就常用芦荻作笔,在灰中书练习书法。长大后,他一表人才,相貌英俊,读书万卷,善于弹琴和下棋,而且草书和隶书都写得很好。宋顺帝时,他20岁就做了“诸王侍读”。但他并不乐意做官,只想归隐修仙学道,齐武帝永明十年,他辞官隐居在今江苏省句容、金坛两县交界的句曲山中,自号华阳陶隐居,成为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

   梁武帝萧衍早年就与陶弘景交好,称帝以后,国号未定,便请教陶弘景。陶弘景引诸谶记,结果都是“梁”字,于是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武帝遂立国号为梁。萧衍爱惜人才,常派人探望陶弘景,书信往来不断,每月都有数封。俩人在信中谈论最多的就是书法,而且武帝每得到他的信,都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

   有一次,梁武帝下诏想请他出来做官,陶弘景便画了两头牛回复武帝:一头牛是被人用金笼头牵着,一头牛则是自由自在地在田野里吃草。梁武帝看了这幅图哈哈一笑,明白了他不愿出来做官的心意,便不再勉强。以后,凡是国家遇到吉凶、征讨等大事,梁武帝就派人去句曲山中向他咨询。于是,人们戏称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瘗鹤铭》,传为陶弘景所书

【八公山人语】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师法钟繇和王羲之,很有“钟王”书法的气骨,当时人称他与萧子云、阮研各得王羲之一体。可是,那时“钟王”的书名并不显著,而且学习的人也不多。可以这样说,在齐梁时代王献之书法的影响远在钟繇和王羲之上。他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说道:“比世皆尚子敬(王献之)书,元常(钟繇)继以齐代,名实脱略,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王羲之)亦然。”

   这是为何呢?他在与梁武帝的书信中道破天机:钟繇主要活动都是在北方,他的书迹在江南十分罕见,所以影响不大;而王羲之在辞官后,特别是在永和十年(即写下《兰亭序》后一年)以后,一心求道,很少自书信札,经常使人替自己代笔,因此世人所见者多是伪迹。甚至王献之学习书法临仿的也可能是代笔之人的书迹。这真叫人大跌眼镜!看来,当时“钟王”在书坛上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