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王世国:错杂不齐——胡抗美书法品鉴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12-23 19:37:21

《信息时报》王世国:错杂不齐——胡抗美书法品鉴

   狂草是书法艺术巅峰,是无数书法家都梦想攀登的高地。2015年,中书协前副主席胡抗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宣言似的展览——“进入狂草”,标志着他向着这座书法“珠峰”开始登顶冲刺。

   自东汉以来,草书经历了从章草到今草,直至狂草的发展变化。狂草有其独特的书法形象和笔法系统,两千年来而能成大家者不过张芝、张旭、怀素、黄庭坚、祝枝山等数人而已。其间徐渭、傅山、王铎等的草书笔势虽狂,但是字形却多为行书,算不得狂草。如今,胡抗美宣言“进入狂草”,可见其雄心壮志。

   胡抗美草书《徐渭一首》:“扁舟自分老江湖, 秋水长天没野凫。 长笛一声裂江壁, 欲堕不堕觉画图 。”

   乍一看他的这幅草书,点画狼藉,杂乱无章,仿佛是“一地鸡毛”。正因为如此,它被许多人称之为“丑书”。作品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些枯淡得几乎不见字形的块面、浓黑的点画线条,以及两者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作品一反常态,以枯淡开篇,待枯至极至再到浓黑,又写至枯淡......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枯淡与浓黑交替的鲜明节奏。一阴一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这便是生命的节奏。

    一切艺术创造都是情感的表现,只是书法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并不等同于其书写的诗文内容,也不像其它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等)那么具体,而只能是书家的审美情绪、趣味、理想,例如秀丽、古雅、天真、雄壮、豪放、朴拙等等。面对这幅作品,观者可以从那些相互对立的块面、扭曲变化的字形,以及点画线条的特殊表现中,感受到那种倔强和生拙。这就是欣赏作品时获得的审美感情。

    显然,胡抗美的草书并不把可识读性放在重要位置,而他看重的是线条与色彩(黑与白)的组合、对比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的营构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绪、趣味、理想。仅从这一点上说,它已经是对传统书法的颠覆。当然,这幅草书仍然可以识读,否则它便不再是书法了。它书写的是徐渭的诗:“扁舟自分老江湖, 秋水长天没野凫。 长笛一声裂江壁, 欲堕不堕觉画图 。”

    如果把说浓润与枯淡(黑与白)是色彩组合、对比的依凭的话,那么构成这种组合、对比关系的是字组和块面。第一行“扁舟自分”与“老江湖秋水长天”两个块面,第三行“裂江壁欲堕”与“不堕觉画图”两个块面,都是枯淡与浓润的组合,恰成对比关系;第二行是浓润与枯淡错杂,是左右两行的过度;第四行,左下角落款“徐渭一首抗美”十分枯淡,既与右边浓润的组块构成对比,又与右上角枯淡的组块,形成遥相呼应的组合关系。 

   与墨色上的错杂安排相应,作品章法构成上不仅每行字的中轴线是左右摇摆的,而且上、下、左、右四边字的排列,也是错杂不齐。例如, 第二行开头的“没”字,有意落下,与左右两边“扁”“ 裂”二字并不齐平;第二行写至“声”字便不再写,留下下端的大片空白;而落款特意写在左下角,而不是写在二三行的空白处。这些都是为了构成高低、大小、长短、正斜、疏密的错杂变化之美,构成音乐般的节奏感。

    孙过庭《书谱》中说:“草贵流而畅”,“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情性。”可是,此作开篇“扁舟“二字断而不连,且特意留下较大空白;作品的行笔,多处都是变圆转而为方折、变连带而为断绝。不仅如此,许多字的点画不是向下一个点画贯势或者向下一个字牵连,而是向右平出。这样一来,虽然点画的意味突出了,造成了生拙的审美趣味,但是丧失了狂草应有的一往无前的气势。而且,作品为了整体的形式构成,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笔法的精微,一些特意造作出来的点画如“钉头”“鼠尾“似的败笔;那些浓润的点画线条,也不能做到内含筋骨,如同”墨猪“。他本想要追求的整体效果,反倒因为缺乏内在笔势和行气贯通的筋脉,而变成支离破碎的拼盘。

   胡抗美是充满探索和创新精神的草书大家。不过,若仅靠形式构成上的摆设、字的内部空间分布的不均不齐,以及每行字轴线的曲折扭动,就能达到书法的巅峰,那是对传统书法的误解,如同痴人说梦;他越是想通过错杂不齐的形式,构建出一种自然状态,结果反倒因为人为设计过多,越发显得造作、不够自然。这种创作思想大概只能造就那种缺 ”筋“ 断 ”脉“、只追求形式意味而内涵浅薄的”流行书风“。因为”流行书风“全都是一个模式,千人一面,没有个人风格,可以说是别样的”馆阁体“;所以,除了极少数先行者成名成家以外,而绝大多数跟风者只能成为残花败柳。

(2018年12月23日《信息时报》王世国【书法品鉴】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