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王世国【书法品鉴】 端正满涨-----刘炳森作品欣赏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9-02 18:58:30


王世国 著《中国书法家》,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扫二维码购书(也可看本书介绍),近期可获出版社7.2折优惠。

2018年9月2日《信息时报》王世国 【书法品鉴】专栏文章

    当代已故书法家刘炳森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书协副主席,以善写隶书闻名于世。

   “櫻華紅陌上,柳葉綠池邊。燕子聲聲裏,相思又一年。”诗中“华”原为“花”字,因树木开花之为“華”,故“華”与“花”是通假字,书法家从字的美感的角度考虑,将 “花” 书写作“華”。刘炳森就是经常在他的隶书作品中这样书写。

   这幅作品结字严整端正,行笔凝炼稳健,章法茂密森严;而看细微处,墨气氤氲,笔画之间连带承转,时露飞白,间有行书笔意,甚至有游丝牵连,书家意在给太过端正的结字之中注入俊逸潇洒之气。整个作品显示出书家有着深厚的书法传统功力。所以,人们称之为“刘体隶书”,不是浪得虚名耳。

刘炳森隶书《春日偶成》(周恩来)

    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结体破圆而方,行笔变联结为断绝;笔法上改变了篆书“平移”的单调笔法,增加了提按波磔,使线条有轻重粗细之变,一波三折,耐人寻味。特别是东汉时期,树碑立传的风气盛行,丰碑大碣,千姿百态,隶书如日中天。不过,到了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趋于成熟,大行天下,隶书衰败,直至清代,千百年间难有大家涌现。清代碑学大兴,隶书得以重振,郑簠、戴易、朱彝尊、金农、邓石如、桂馥、伊秉授、何绍基、钱泳等等,均为一时隶书名家。然而,由民国至当代,专以隶书名家者寥寥无几。

        所以,从史学的高度看,虽然刘炳森的隶书未能超越前人,也达不到大家的高古奇崛的境界,其结体精致不及《华山庙碑》、神韵超逸不及《乙瑛碑》、奇姿纵肆不及《石门颂》、厚重丰茂不及《衡方碑》、豪情激荡不及金农、浑厚紧密不及邓石如、古拙遒劲不及何绍基,但是他对于隶书孜孜以求,多方取法,并将现代审美情趣注入古老书体之中,给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也难能可贵。

        从这幅作品看,字形结体上的突出特征是端正满涨。刘炳森按照 " 大字(笔画多的字)促令小,小字(笔画少的字)展令大" 的方法,无论每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他都把它们写得部首上下齐平、偏旁左右到边,仿佛是要让每个字都把空间撑满。这对于写那些笔画多字来说并不难,难在写像“上”“子”“又”甚至“一”这样笔画少的字。为了不因笔画少而显得空间疏阔,于是他将这些字的笔画加粗或加长,尽量填满空间。这就为什么他要将“上”“一”写得如此粗重。可是,通篇望去,大小相同、上下齐整、千篇一律,缺乏自然变化的生趣,再加上横平竖直,显得非常呆板。此外,《书谱》中说:“隶欲精而密”,这是隶书审美标准。但是作品中有的字如“裏”字横画的排叠,太过松懈,不够精谨严密。

        刘炳森也想到用笔法的灵活多变来弥补字形上的呆板。写横画的时候,他切锋方笔入纸,铺毫侧锋抹出,使线条宽厚粗重;写竖画时则提笔聚毫,逆势轻过,线条轻细灵动。行笔中,他并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金石气,而是让笔锋自然表达出顿挫的轻重变化。正是由于行笔迅速且有提按,因些作品中许多字如“櫻”“陌”“柳”“綠”“邊”“子”“年”等,点画线条中时有飞白,增强的字的生动感。更有甚者,他还融帖入碑,将行书点画牵连映带的笔意用于隶书之中,如写“紅”“綠”的“糸”、“邊”字的“辶”、“聲”字的“声”,还有“年”字等都是如此。      

       这幅作品继承了汉隶碑版纵向字距空阔、横向行距紧密的章法特色,而且发扬光大,使密者更密、疏者更疏。特别是最后一个“年”字,一竖纵贯而下,独占了两个字空间。虽然这样的写法可以显得神完气足,但是从章法上说,他没有给作品留下最后点空白,每个字和每行字森然列阵,填满了全篇四角。他大概忘记了隶书大家邓石如所说的“计白当黑”的名言。

        最后,在笔法上,作品中很多波画的收笔回锋时都带出轻细的笔锋;一些竖画和波画“蚕头”的逆势起笔时,也侧锋外露,这都是沾染上了唐代隶书的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