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文心昭昭可 “雕龙”——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创作大展前言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1-17 18:13:21

王世国:文心昭昭可 “雕龙”——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创作大展前言

   记得当年在安徽师大中文系读书时,系主任祖保泉教授就是南朝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研究专家,当时我对这位面貌清瘦的祖老非常崇拜,更被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表现出来的才情深深地吸引。曾一时动念,要把《文心雕龙》背诵下来,遗憾的是吾乃愚笨之人,至今除了只记得其中一些精彩文句以外,终未能如愿。荣明兄把这次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书法创作大展的主题定为 “文心雕龙”,显然是受到《文心雕龙》启示,也让我倍感亲切。

    在艺术种类上,文学与书法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各有其不同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以及审美特征。但若追根溯源,两者又密切相关,实为一体。《许愼·说文序》中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 许慎在这里指出的还只是 “文” “字” “书” 三者的依存关系,而三者真正联系着的根源则是作文者和书写者之“心”。文学与书法都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表现,都是作者的德行、品性、品藻的反映。这便是汉代扬雄说的“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黄老道家环渊在解释 “文心” 时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我想,这次协会主席团成员书法展定名“文心雕龙”,其意义正是在于通过一幅幅书体多样、风格各异,但都充盈着书卷文气的书法作品,将主席团成员们追求高雅艺术的良苦用心,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用他们身体力行的创作实践和实际成果,引导当今书法创作潮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坚决抵制时下书坛存在的媚俗、粗野、丑陋的不良风气。

    光阴荏苒,书法评论家协会成立已过五年。这些年里,协会举办“岭南霞光”——提名书法家作品展、“文士风流”——主席团成员书法作品展、G20广东优秀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岭南十八子” 书法展等等,以树立优秀书法创作的标杆;举办 “岭南书法教育论坛” 和书法公益大讲堂,以促进优秀书法文化的传播;举办 “南粤杯” 全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以激励青少年学习书法的热情;出版多种书法报刊、创办“岭南翰韵” 电视栏目,以加强书学研究并广泛宣传书法艺术。这一步步走来,对于一个纯粹民间的书法社团来说非常不易,也值得骄傲和自豪。

    如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的名字,不仅享誉岭南,而且也远播全国。骄人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郑荣明先生呕心沥血的策划和操持,以及他在书法评论和艺术创作上过人的才干和精彩成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协会有一个以主席团成员为核心的团队,这是一个特别团结、特别有学术底蕴、特别能战斗,也特别能出成果的协会领导集体。

    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文人传统,因为自晋唐以后,它就是文人书案上的产物。中国书法史上的那些书法大家,虽为官员亦是文人;纵然有些人难登仕途,但也是饱学之士。所以,为书者必先成为文人,哪怕是邓石如、齐白石这样的布衣出身的书画家,也必须学会吟诗作文,从文人做起。否则,笔底便无文气,有的只是村野之气或匠气。正所谓:“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如果从创作主体来说,书法与绘画、雕塑、音乐、建筑、舞蹈、歌唱、电影等其它艺术种类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它的不同正在于此。

    协会主席团成员虽然在各自的书学研究和书法创作领域都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各有建树,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文人,都有一种文人的情怀。这反映在书法创作上,他们都尊崇和继承优秀书法传统,都长期临习古代经典作品,都具有经年累月的练习所成就的深厚功力,都力图将自己的学识修养赋予笔底毫端,构成作品的清刚雅正的书卷气。这些正与时下那些打着 “创新” 幌子或者假借吓人的名头,横涂竖抹、哗众取宠的骗子书法,有着明显不同。回归书法艺术的文人传统,正是纠正当今书坛时弊的一剂良药。

    书为心画。我相信,观看过这次书法展览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很难说协会主席团成员都是 “雕龙” 已成,但是他们对书法艺术孜孜追求的 “文心” 昭然可鉴。我希望热爱书法艺术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 “文心”。

(本文为 “文心雕龙”——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创作大展前言;此次参展主席团书法家:王世国、郑荣明、陈志平、王志敏、黎向群、蔡显良、靳继君、方孝坤、吴慧平、谢光辉、倪宽、吴晓懿、刘宝光、赵松元、钟东、吴又华、张月华、童志雄;展览地点: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