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王世国【经典解密】:康有为眼有神而腕有鬼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1-14 18:09:41

《信息时报》王世国【经典解密】:康有为眼有神而腕有鬼
2018年1月14日《信息时报》“ 艺术周刊 ” 王世国 专栏文章 
 

     晚清时期,康有为对自己的书法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吾眼有神,吾腕有鬼,终未能跻古作者之堂也。”一向自负、偏激、狂傲的他,这句话倒是理智和公允。康有为能成为一代大书法家,还真有点“神”。他自称从小就有神童之目,读书日进。一天,他“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从此便号称“长素”。然而,他的学书道路却平淡无奇。


      他11岁时才练习书法,最初是临习王羲之《乐毅论》,以及欧阳询、赵孟頫的书法。因为家中没有好拓本,所以练了很长时间也长进不大;后来,他跟同乡朱九江学书法,才学会了正确执笔、运笔;又读了包世臣《艺舟双楫》,懂得了临碑的方法;又受内阁中书张裕钊的影响,学会了如何下笔用墨。为了写好字,他白天用手指与手腕练习各种提按、起笔和收锋的动作,夜晚还在被褥上用手指画,写得也越来越好。而让他真正“神”起来的是因为要参加科举考试,曾数度居于京师。有时间他就喜欢逛琉璃厂,购买了大量的碑版拓本,尽见秦汉以来及南北朝各种碑刻,以及唐宋碑帖,眼界大开。细心品赏后,他幡然醒悟,明白了帖学的缺点,极力推崇碑学,31岁便写下《广艺舟双楫》,在书坛上一举成名。


 

 
    可见,康有为并非是两眼放光的神童。那么,他为何说“吾眼有神“呢?究竟这”神“从何来?
    首先,他是一个政治家,有着宏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这使他目光远大,书法气度自然高于常人。其次,他是一个旅行家,阅历极为丰富。吴昌硕为他刻过一枚印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如此广阔的阅历见识,使他书法创作的胸襟非比寻常。最后,他是一个大学问家,碑帖收藏又极丰富。他甚至说,如果要成为一个书法家,自己拥有(购买)和学习的碑刻最少要一百种。他为学书者开列出来的由三国吴至南北朝、隋朝时期的碑刻目录,达两百种之多。其中一些碑刻应该是许多人闻所未闻的。这使他的书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学术底蕴。

 


       当然,也有人说,康有为常作夸张惊人之语,可谓“大言欺俗”,当别人都是傻瓜。甚至有人说,他在《广艺舟双楫》中所列的那些碑刻名目,有许多他自己根本就没有看过,更没有临写过,不过是用来吓唬人罢了。

       对于这样一个眼中有“神”的书法家来说,即使没太多时间用心于书法,但凭借他青年时代的书法基础和他过人的天赋,也足以写出自己独特风格,人称“康体”。康有为书法得力于北魏《石门铭》和北齐《经石峪》,吸收了魏碑用笔及体势;此外,又将篆隶笔法融入行楷体格之中,别开生面。我们看:康有为以张扬甚至率意的线条,书写出动荡摇曳的字态结体,使他那原本宽博正大的字形不再四平八稳;行笔时逆笔藏锋,迟送涩进,笔力峻拔;字体笔画就像《石门铭》一样平长,横平竖直,长撇大捺。他喜欢用长锋羊毫,不仅结字造型以平长的弧线为主调,转折以圆转为主,线条显得圆浑苍厚,很有质感;而且他也将长锋羊毫特有的粗壮、浑朴、厚实的效果,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北齐《金石峪》

       康有为常讲大话,不过,“吾腕有鬼”倒是他说的一句真话。眼高手低是许多书法家的通病,康有为也难免自叹笔不从心。他擅写对联,其精品佳作写得气势开张、浑穆大气,有阳刚之美,但如果写长篇或行草就显得章法散漫,而且因为缺乏提按则显得拖泥带水;有时因腕力不强,作字如秋蛇行地,好像有鬼在拖着他的手腕似的,结果造作的姿态有余,而飞腾的意味不够。特别是他为了追求碑刻文字受长年风化剥蚀的古拙效果,在行笔时颤抖、扭屈过多,甚至超过了摩崖石刻的实际样貌,显得太过造作,损害了书法的书写性和应有的笔意。所以,康有为的书法佳作少而劣作多。民国书法家白蕉讥讽 “康体” 书法就是 “烂草绳”,康有为自己也承认“终未能跻古作者之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