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王世国专栏【经典解密】:邓石如篆书为何一鸣惊人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08 15:56:22

邓石如篆书为何一鸣惊人

2017年6月8日《信息时报》艺术周刊专栏载

邓石如篆书条屏
 
    从魏晋时期钟、王登上书坛以后,楷、行、草书大兴于天下,成为历代书法家毕生致力的书体;而篆隶书法则一落千丈,后继乏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一位以专攻篆隶而成大家者。唐代李阳冰虽以篆书名家,但却被淹没在那些巨匠大师们的楷书、狂草和行书的汪洋大海之中。宋、元、明三代虽然也有徐铉、王寿卿、赵孟頫、泰不华等书法家兼写篆书,但都没有产生影响。清代的文艺人士因逃避“文字狱”而投身于远离现实的古文字和金石碑版的研究,大量的甲骨、陶文和竹简以及更多的器皿碑碣被相继发现。这时,古老的篆书艺术犹如枯木逢春,也蓬勃兴旺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再兴绝学、集篆书之大成的邓石如。

    邓石如的篆书之所以一鸣惊人,就在于他将自我完全融入古法之中,以古人之心为心,综合“二李”、大小篆、两汉三国名碑、秦汉瓦当甚至是隶书之长,极力地再现出古朴庄严的原始风貌,写出了既不同于古人,也有别于王澍、钱坫、孙星衍等同代篆书家的独特风格:平和简静、遒丽天成。具体说:

    用柔毫作篆是邓石如篆书一大特色。他是专门使用长锋羊毫的高手。唐代以前书家一般都用兔毫、鼠须等硬毫笔;宋代偶有用鸡毛笔者;元、明、清三代羊毫笔大行于世。可是羊毫特别是长锋羊毫,柔软难以驾驭,极容易将字写得软塌无力。所以,清初王澍写篆书往往扎起笔头,但写出来的字仍然非常纤弱;清代中期孙星衍干脆弃毛笔而改用细薄的绸子卷成小卷来写篆书,结果写出来的却是像火柴棒一样的笔画。而邓石如功力过人,不避长锋羊毫,大大发挥了长锋毛笔提按幅度大、蓄墨多而墨汁下流细匀的特长。他以纯正的中锋,写出了笔画圆润苍厚的“玉筋”(如下图《白氏草堂记》)和笔画细瘦刚劲的“铁线”。

    孙过庭《书谱》指出:“篆尚婉而通。”这是篆书特殊的艺术趣味。邓石如以超常的腕力来挥运柔婉的长锋羊毫,从而写出了婉而劲、通而节的美妙的篆书线条,特别是笔画的转折处写得非常婉通流美、韵味十足。清代书家对此十分佩服。何绍基说:“先生作书于准平绳直中,自出神力,柔毫劲腕,纯用笔心,不使攲斜,备尽转折。”
    稍加隶意,这是邓石如篆书的另一特色。他虽受汉篆和三国《天发神谶碑》的“倒薤篆”影响,但他又善写隶书,因此他的篆书不用“二李”的逆入回收、行笔平移的纯正篆法,而是“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他的篆书作品中许多字的起笔都是切锋截成方笔;而收笔时又不回锋,故略见锋锐。

    当然,邓石如将隶书的笔法参入篆书,并不仅仅表现在笔画线条上,而且还吸取了“精而密”的隶书结体特点,创造出邓派篆书精谨严密的体势气度。这正是他高于同代篆书家,甚至超越李阳冰之处。赵之谦就曾指出:“山人篆书笔笔从隶出,其自谓不及少温(李阳冰)当在此,然此正越过少温。”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
 
    如上图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线条圆浑、沉厚而又凝涩、毛糙,给均衡对称、单一平易的外形结构以强劲的内在张力。这是他破除了历来篆书家的“光”“均”的单调手法,而努力把“金石的风格”“碑帖的神韵”融汇到“笔墨的情趣”之中的结果。他也由此创造出了雄伟庄严而又内含趣味的独特风格,与王澍等人骨瘦柴立的篆书体貌,形成了鲜明对比。嘉庆、道光年间,在他影响下,就连那些仅能执笔的少年,也能写篆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