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王世国专栏【经典解密】:大师结字造型有诀窍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5-14 10:50:26

 大师结字造型有诀窍

                                       王世国/文(2016年5月14日《信息时报》)

    欧、虞、褚、薛(稷)被誉为“初唐书法四大家”,而欧阳询更是名冠四家之首,是初唐书风典则、法式的代表。他那“戈戟森然,秀骨清相”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已是家喻户晓,成为无数人临习的模板。欧阳询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精研结字造型,把人的内在的情感、个性,纳入外在的规矩严正、一丝不苟的书法形式之中,成为“唐书尚法”的典范。对书法结字造型,相传他总结出了《三十六法八诀》。“三十六法八诀”看似非常繁杂,不过我们细加辨析、梳理,可以窥见欧阳询书法的结字造型主要依凭四大诀窍:均匀、平衡、和谐、变化。   

   均匀。每一个点画都在字的结构空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面积,一个字的形体要美,那么该字的点画分布必须匀称,而且笔划的基本格调也要调和。这就是欧阳询所说的“四面停匀”。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之处就在于行笔时不仅要注意点画线条墨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空白,注意看那些留白处是否均匀。

    欧阳询“分间布白”时,常用“排叠”(图“壽”字)“穿插”(图“井”字)“补空”(图“我”字)的方法,并且要“满不要虚”(图“圖”字),以此创造字形的均匀美。

        平衡。字形结体就像是房屋的框架,必须稳当平衡。欧阳询告诫大家“分间布白,勿令偏侧……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批评结字中“左高右低、左短右长、左小右大”的有失平衡之美的种种毛病。为了字形的平衡,他常常采取“顶戴”(图“聖”字)“挑控”(图“咸”字)“撑柱”(图“下”字)等方法。当然,晋唐以后,书法家常把字写得左低右高,倚斜取势,看似“不平衡”(图“九”字)。不过,西方艺术史家乌尔富林指出,一幅画“位于右半部的那些物体看起来总比左半部的‘重’一些。”一个字如同一幅画,尽管左低右高,但“左边因重心低而重力大,在观者的心理上,它仍旧能获得平衡的效果。这是由于人的大脑左半球的优势所造成的。

      和谐。一个字是由部首、偏旁、点画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所以写好一个字必须追求“整体效果”,即各个点画之间的和谐美。欧阳询在书写中,就注意处理好字的各个点画之间的相互关系。他采用了这样一些方法,例如:字的偏旁之间要既不相妨碍,又“各有体势”、相互顾盼而成整体,就用“向背”(图“卿”字)“相让”(图“竭”字)“朝揖”“粘合”“附丽”(图“飲”字)等方法;对包围、半包围或上盖结构的字,要写得既不出格,又不缩于一隅,就用“包裹”(图“冠”字)“覆冒”(图“雲”字)“覆盖”“贴零”(图“令”字)“回抱”(图“色”字)“却好”等方法。

 

 


    变化。书法家写字毕竟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带有强烈的主体性。欧阳询在结字造型时十分重视笔画的长短大小、虚实斜正、姿势神态等方面的变化,极力避免单调、雷同。所以,为了字形结体有变化之妙,他经常采用“避就法”(图“俯”字)“增减法”(图“沼”字)“借换法”(图“襲”字)等等。正如宗白华指出的:“这一自古相传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是从真书的结构分析出字体美的构成诸法,一切是以美为目标。为了实现美,不怕依据美的规律来改变字形。”

[作者简介]

    王世国, 出生于安徽省寿县,故自号“八公山人”。现任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珠江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特聘软笔书法等级考试考官。

曾在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教授书法;著作《中国历代书法家评述》,获广东省第四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该书数次重印并再版;另在全国报刊发表书学、文艺学、美学文章数十万字,并且在广州《新快报》《信息时报》开设书法评论专栏。

擅长草书、行书、榜书,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和广东省书法展览。

尊敬的朋友:

   如果您喜欢八公山人的书法和文章,欢迎转发,或者添加关注,公众微信号: bgsr888。

    欢迎登陆“八公山人王世国”个人网站:http://www.8gsr.com。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