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王世国专栏【经典解密】:“大王”“小王”谁称王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4-16 10:44:40

“大王”“小王”谁称王

                                   王世国文(《2016年4月16日《信息时报》)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性格高傲豪迈,狂放不羁,很有“魏晋风度”:他曾和哥哥徽之同住一屋,一天晚上忽然起火,徽之连鞋子也没顾得穿,就慌忙逃出。而献之神色恬然,不慌不忙地唤来仆人,扶他出去。王献之年轻时书法就享有盛名。不过,“大王”羲之与“小王”献之究竟谁更强呢?这是他俩在世时人们都想寻求的答案。现在我们不妨将他俩的书法作个比较,便可知晓。

   大王骨力强,小王多媚趣。羲之是从北方中原来到江南,后来又曾北上博览秦汉书家的篆隶遗迹,那些骨力雄强的碑版对他的书法有很大影响。因此,羲之“今草”却大多字字独立,仿佛章草,有些拘谨;他的行书《圣教序》(唐代怀仁集字),字形和笔画都是古质瘦劲,大有超凡脱俗的贵族气派。而献之书法例如《中秋帖》,字形和用笔妍润圆腴,颇多媚趣,这是一种世俗精神。可见,他与羲之书法相比,缺点在于骨力较弱,而长处在于活泼多趣。当年跟随献之学书法的羊欣说得中肯:献之书法“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羲之喜内擪,献之常外拓。王献之最初从父亲那里学得笔法,并留意章草,进而取法张芝,遂成今法。仔细观之,献之书法用笔,其笔势多为外拓。他写“横折”()或“半开口”(冂)等笔画时,一般都向外弓出,略呈弧形,透露出抑制不住的蓬勃的生机和张力。而羲之书法笔致紧凑,用笔内擪,刚健中正,流美沉静。如《兰亭序》帖中的“蘭”“脩”“有”“領”等字的“門”“月”“頁”,它们左右两竖都稍向中宫内擪,仿佛极力压抑内心的激动情绪,使它归于淡泊平静。这正与献之的写法相反。用笔内擪,则字的内部空间紧密精敛;用笔外拓,则字的内部空间疏朗华滋;内擪是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力胜之书;笔画转角处,内擪以顿折为主,外拓以提转为主。

    子创行草,补父不足。羲之的草书来自章草,但在精熟神妙上还不如东汉张芝。献之早年就劝羲之改变其草书体式:“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但羲之听了笑而不答。献之一直怀有这种“变通”章草之志,后来果然努力实践,将张芝今草连绵不断的气势与流美简便的行书结合起来,创制出了“草稿”即在当时通信中常用的一种比较流便的行草体,从而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最终完成了从章草到今草的变化。如他的《中秋帖》席丰履厚,上下牵连,往往一笔贯连数字,别开生面,那痛快淋漓地飞舞的笔势,正是书家燃烧着的热情火焰。献之的连字连画、行云流水般的“一笔书”,直接开启了唐代狂草艺术的先河。

    以上比较中可见,如果说王羲之书法是一种温文儒雅的夷和之美,那么王献之书法则是一派遒拔神俊的写意之风。尽管献之的书法受到其父深刻影响,但却有自己独特风格。当年,人们总是将其父子的书法联系起来,试图分出高下。大将军谢安就曾问过献之:“君之书于尊父何如?”献之回答得很妙:“固当不同。”就是说他与父亲书法风格不同。后来,羲献父子被人们并称为“二王”,各得千秋,确也十分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