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书法辣评]5:书卷气是书法作品最好的气质
书卷气是书法作品最好的气质
王世国/文(《新快报》2015年9月7日)
年近花甲的书法家黄庭坚受蔡京等人迫害,被除名,羁管宜州。他只身在偏远荒凉的宜州(今广西宜山),先是在城中租房,因不许又寄身寺院,还是不准。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搬到城墙上狭小的破戍楼里栖身。通判余若著敬佩黄庭坚,照顾其生活,认为他就像汉代受党锢之祸的范滂等贤臣,请求他书写《后汉书》中的《范滂传》。黄庭坚允诺,背诵全文,大书尽卷。千余字的文章背写下来,仅有二三字疑误。《范滂传》并非名篇经典,但黄庭坚却能全篇背写,这是何等的学问功力啊!正是这种过人的学问功力,使黄庭坚的书法显得“郁郁乎文哉”,弥漫着清新益人的书卷气。
什么是书卷气?书卷气就是学养丰富的书法家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郁郁勃勃的文雅气象,它是评价书法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
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评论书法家时就说:“一要人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问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书法作品为什么要有书卷气呢?因为中国书法的核心是文化,没有文化,书法将失去她的耀眼光辉。从书法的表现形式看,书法必须依附于文字,书法家必须能够识文断字。这样一来,就决定了书法家一定要是文化人,否则写出来的作品错别字连篇,书家就会变成输家了。从表现內容上看,书法离不开诗文,诗文赋予了书法的魂魄。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这就是说,书画其实就另一种意义上的诗。唐代张怀瓘《书议》中就提出了“兼文墨”的主张,的确,中国书法的大家无一不是兼通文学,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
这种超逸脱俗、不可名状的书卷气就像一个人的气质一样,非刻意描摹所能得,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可见一个人的正气是可以通过“善养”获得。作为文化修养的书卷气与作为道德修养的浩然之气,都是属于人的一种“精神境界”,都是可以通过“善养”获得,而善养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读书增加自己的学养,通过阅历丰富自己的见识。这样一来,书卷气甚至是那种浩然之气就会充溢于你的笔墨点画之间。所以书法家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长期的阅读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自然会给自己的书法带来书卷气。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为言诗,其道理亦可通于书法。我最喜欢黄庭坚的那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书法家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静,伴得了孤灯,心怀敬虔,捧卷阅读,孜孜不倦,书卷气自然生成。
我认为,书法的书卷气是书法作品的最好的气息和风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诗告诉我们,书法作品清彻空明的气韵、天光云影般的精彩,都是来自书卷,得益于阅读。书法家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成清雅,奢华可以变成淡泊,狭隘可以变成开阔,偏激可以变成平和,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然而,当今一些书法家,整天孜孜矻矻于笔墨技法的练习或者是碑帖的临摹,虽说这是必要的,但是远远不够的。不读书胸无点墨,没有学养,书法哪来书卷气,而可能有的反倒是俗气、村气、匠气、野气、匪气!苏轼早就指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所以,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得“手熟而已矣”的书写技巧,而是与书法家的文、史、哲的学问修养紧密相联。当今一些书法家因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整天琢磨书法的形式创新,总想着给自己冠上一个忽悠人的头衔,可他永远也掩盖不了自己书法內涵和文化底蕴的浅薄,永远也不可能拥那清新益人的书卷气。
走笔至此,我总算明白了,中国书法史上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倡导的与书卷气相对的“金石气”,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些书法家那里,往往变成了以笔摹刀、刻意造作?变成了野气、匪气、霸气?因为今天某些书法家甚少读书或者根本不读书,哪里像康有为、杨守敬、吴昌硕、沈曾植、梁启超、李瑞清、章炳麟、李叔同、于右任等等崇尚“金石气”的书法家,有着无人能及的学问。欲救此弊,唯有读书。书卷气可以消磨和除去崇尚“民间书法”容易沾染的野气、娇气、匪气、傲气、霸气、粗俗气、痞子气、小市民气,而代之以静气、灵气、文明气、闲雅气、富贵气、正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