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书法辣评】:书法在抗战中复兴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5-08-30 17:25:21

王世国/文(2015年8月30日《新快报》)     

   1943年,全民抗战如火如荼,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作战、鄂西会战,以及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陆续打响。4月2日,在陪都重庆中央图书馆内,“中国书学研究会”举行了成立大会,这是由戴季陶、于右任、吴稚晖、陈立夫、沈尹默、张宗祥、沈子善、潘伯鹰、商承祚等人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书法组织,它标志着抗战爆发后,在一切艺术都服务于“为国而战”的指导思想下,全国书法界“救亡联盟”的诞生,而加入这个联盟的全国著名书法家有150多人。不仅如此,它还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

                                    王世国榜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当年在清朝有影响的书法家都已沦落飘零。特别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社会新思潮和汉字革命、“白话文运动”,如同釜底抽薪,要消灭书法赖以生存的载体-----汉字,并直接废黜了书法依托的古代文言文的传统文化语境,使笔墨文化和文言思维中独特的人文情怀消失殆尽。更有甚者,西学渐进和悄然流行的书写工具的改变,使得用毛笔书写的“书法”形象,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野。因此,从民国初年直到抗战爆发,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书法逐步受到冷落,被边缘化了,无人关注它的存在,一步步走向低谷。

   1937年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全面抗战爆发,民族主义思潮崛起,人们开始认识到传承和宏扬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建立、唤醒全民族救亡图存的热情,极其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复兴。书法是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粹,也随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抗战时期,全国书法精英由分散到凝聚,形成强大的合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除了大批军政要员中的书法家以外,全国各地的许多书法精英如沈尹默、章士钊、胡小石、祝嘉、徐悲鸿、谢稚柳、丰子恺、吕凤子、傅抱石、沈子善、乔大壮、董作宾、陆俨少、谢无量、顾颉刚、潘伯鹰、沙孟海等60多人,也云集陪都。他们经常书写爱国诗文,为抗战题词书画,举办展览,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

                                           沈尹默扇面

       抗战时期,碑派与帖派书法家摒弃了分歧,走向融合。国难当头,碑与帖的优劣之争已显得微不足道,两派书家在“为抗战而团结”的思想主导下,相互交流,彼此学习,形成了碑帖兼融的新局面。第三届全国美展中的书法评审组就由沈尹默、沈子善、胡小石、杨仲子等两派书家共同担任。

       抗战时期,书画等美术展览层出不穷,书法从文人书斋走到了大众眼前。为了宣传抗日精神,控诉日军侵华罪恶,国统区除个人举办的展览外,各艺术团体先后举办的书画联展达120多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沈子善草书

   抗战时期,国统区近万种书籍、数千种报刊等出版物上,几乎都有书法题词,扩大了书法的社会影响。社会各界名流和爱国人士,在出版物上纷纷题词,激励民族抗战,反映救亡心声。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抗战书法标语,成为那时独特的书法景观。

  抗战时期,书学研究取得较大成就,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书学研究会成立后,在艰难岁月中,《书学》杂志出版,到1945年7月,共出版五期,发表国内知名书家、学者高质量的论文100多篇。此外,祝嘉、于右任、梁实秋、傅抱石等名家,也都在全国其它报刊上发表过书法文章或出版自已书学论著。

   抗战时期,书法教育成为整个民国时期最为兴盛的阶段。经过中国书学研究会和众多书家的呼吁倡导,以及举办全国国立中等学校书法竞赛活动,最终引起了国民政府的重视。政府制定了鼓励在初中等教育阶段加强书法教育的政策,并委托研究会编写书法教材,在中小学试用并推广,书法在青少年中得到传承。

    总之,书法在抗战时获得了全面复兴,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前辈们在颠沛流离和战火硝烟中,创造的这段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