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书法辣评】:艺术是一辈子的事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5-07-26 17:19:26

                               艺术是一辈子的事

                               王世国/文(《新快报》2015年7月26日)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说他的女儿原本文化课成绩尚可,但为了增加高考的保险系数,便转而学习美术。她原本并不懂得书画,为了应付专业课考试,只好参加社会上的美术培训班。近四个月的“魔鬼”式的封闭强化训练,没日没夜,异常辛苦,要不是已经交了高昂的学费,她几欲逃走。最后,她考试结果还是不如人意。我想,这大概是许多艺术类学生曾经有过的痛苦经历。

      如今“艺考热”仍高烧不退,究其原因,一是各大院校尽力扩大招收艺术类考生,导致招生泛滥;二是许多学生渴望成名成家,不管自己才能如何,盲目追求“明星梦”。三是一些人因为自己的文化课不好,只好放弃普通高考,参加培训机构突击应考培训,走上高考捷径。其实,在当今的艺术类考生中,从小就热爱艺术,立志从事艺术事业的人很少,反倒是因为文化课不行而转行“恶补”艺术的学生很多。不过,“艺考”也确实圆了许多青年学生的“大学梦”,否则的话,他们将难以跨进大学的校门,将留下终身的遗憾。

     现在又到了大批艺术类毕业生离开院校、步入社会的季节。尽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多达700多万,就业压力空前。但是,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并不见“冷”。比如,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动画、摄影、音乐、绘画、书法、舞蹈、表演等专业,社会需求量仍然很大。特别是书法专业,在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大背景下,书法教师的缺口相当大。据统计,广东中小学若是开设书法课程,就缺少3000名左右的书法专职教师。

      为什么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呢?因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艺术”一词最初都是指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技艺。你看,若在实践的层面上讲,那些具有天才特质和创造力的雕塑家,在工作中就像是一个石匠。这些艺术类的毕业生经过大学的系统教育训练,一般都具有寻常人等所没有的技艺,而这些技艺正是社会各个领域所需要的。

      王世国草书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六尺对开)

      此外,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艺术的商业化和商品的艺术化同时进行;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商场、公园、健身房甚至是住宅和办公室,也日益成为审美空间;大量即时消费的平面化影像商品被制造出来,传统高雅的艺术正在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平面化,成为面向大众的消费品。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享受到“美的生活”。所以这种“美的生活”的创造,当然需要艺术以及各类制作、创造艺术的人。

      由此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来临,必然给艺术类毕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而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下,有一技傍身的艺术类毕业生,特别是从事美术、设计、创意和媒体等职业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很多人选择自主创业,如开设私人工作室、兴办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开办网店的比比皆是。

    的确,艺术类毕业生是最浪漫、最有理想、最具活力和热情、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群之一。然而,他们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脱离实际,好高鹜远,急功近利。所以,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就业,而是如何调整好心态,因为“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艺术虽然美好,但成功之路遥远而又艰辛,那可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