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当代书法的弘道者

来源:八公山人书法工作室作者:刘寿堂发布时间:2019-10-03 13:54:58

刘寿堂/文 原载《2018中国书法年度观察》

   2018年9月, 王世国先生再次当选为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该协会作为全国首个学术性书法专业社团,自成立以来,已在广东乃至全国书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记得他在第五届提名展——《岭南霞光——国展精英二十家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的讲话中说:“在2012年8月,在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上,我曾表示,协会成立以后将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举办一个展览即提名展,一个刊物即《书法界》,一个论坛即岭南书法教育论坛,一个大赛即全省青少年书法大赛。我深知,要实现‘四个一’,并且持续开展,其实非常困难。如今,五年过去了,不仅‘四个一’的目标早已实现,而且还有所扩大。”王世国先生正是凭着弘扬书道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尽己所能地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


 

   首先,继2017年他的新著《书法非常道》问世之后,2018年8月又推出了他的专著《中国书法家》,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发行。该书基于“人”的角度,选择魏晋至近现代最为著名的书法巨匠,从其“身世遭遇、书体源流、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四个维度进行评述。此书迥异于众多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专著,不作艰涩的理论论证,而是以亲近读者的角度,将中国书法的历史画卷,以鲜活的“书家面目”呈现给读者,并轻松地将众多书家的书学思想、艺术特色、品评概念以寥寥数语点通、点透,让读者“观其书,如见其人”。


  


   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书法评论家郑荣明认为,它”充分体现了作者书法史学家、书法美学家的深厚学识和修养,......它是中国书法文化传播的代表著作之一。“著名书法家、暨南大学蔡显良教授说:”本书不落俗套,文约理赡,能够用现代的观念和方法剖析传统的书法艺术。那些独到的认知和感受,都本乎性灵,源于传统,又归于审美。它必将带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享受!“著名书法评论家、广州美术学院吴慧平教授指出:”本书将书法史、书法作品、书法家三者很好地融为一体。其语言生动流畅,书法选取典型、准确,对于想了解中国书法的读者而言,大有裨益。“此外,一些专家学者以及书法家如张世君、杨俊华、刘寿堂等等,也都纷纷在报刊媒体上撰文,给予该书很高评价。
    其次,为了提高大众的书法审美欣赏水平,指导书法创作,批评当代书坛的时弊,自2014年以来,王世国先生除了在《中国书法报》《书法导报》发表书法评论文章以外,他还先后在《新快报》《信息时报》开设了《书法辣评》《书法非常道》《经典解密》等专栏,每周或隔周发表评论文章。特别是2018年,他又在《信息时报》上开设了《书法品鉴》专栏,正如报纸的编者按中所说:”专栏每篇选取当代书法名家的一幅作品,进行品评鉴赏,不虚美,不隐恶,为您揭示其创作奥秘和艺术之美,帮助您提高书法鉴赏和创作水平。”寥寥数语道出他开设此专栏的良苦用心。
一年来,他选取当代书坛的大家或一线书家如饶宗颐、启功、沙孟海、林散之、尉天池、刘炳森、周慧珺、沈鹏、张海、欧阳中石、孙伯翔、胡抗美、李刚田、王墉、王冬龄、石开、王家琰、沃兴华、张旭光、刘洪彪、曾翔等,以其具体作品为“案例”,逐一细致分析,窥一斑而见全豹。难能可贵的是,在“人情批评”大行其道的当代书坛,王世国先生的评论文章能够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对其成功处,揭其奥妙,给书法创作者以有益的启示;对其失败处,一针见血,让盲目跟风者幡然醒悟。总之,这些文章有褒有贬,客观犀利,显示出他独立不倚的人格魅力,确立了一个特别正气的书法批评立场,具有矫正“人情批评”、“跟风审美”弊端的重要作用,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广泛影响。


  


    王世国先生还利用现代新媒体,推动当代书法评论的开展和大众书法鉴赏能力的普及、提高。从微信公众号、个人网站,到博客微博,直至“头条号”,无不都是他弘扬书法之道的媒介工具。他开设“头条号”(八公山人王世国)仅有月余,但其撰写的评论文章常常成为《今日头条》的重要推荐文章,有的文章推荐量多达十几万。
    特别要指出的是,王世国先生是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历年来,他通过捐赠自己的书法作品,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总共达到200万元。2018年5月,他与郑荣明、蔡显良先生向蓝态公益基金会捐赠80幅书法精品,举办“大道之行”——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第一回书法公益展;12月,他捐赠的行书五言联为“岭南书法教育基金”拍得善款32万元。

   总之,从王世国先生早年出版的《中国历代书法家评述》,到2017年出版的《书法非常道》,再到2018年的《中国书法家》和《信息时报》的“书法品鉴”专栏,以及他领导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如此等等,可以看到他在书法史学研究和书法评论领域的辛勤耕耘,以及为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所做的不懈努力,不愧是一个书道的弘道者;他连续五年在报纸上开设专栏,笔耕不缀,这在全国也实为罕见。